2007年3月22日星期四

张鸣、李景治高下立判

最近这两天最能吸引我注意力的事件算是张鸣、李景治之争了。这个事件已经远远超出了大学内教职之争、职称之争的意义,而直接激发了大众对高校学术体制的关注。可以预料,该事件在大学发展史上,会留下重要的一笔。
张鸣的博客是我一直以来关注的,他的历史随笔绝不考虑官方观点,而是追寻真理与人文关怀,读来总是让人掩卷沉思。因为我相信这样张鸣先生的文品,所以也相信他的人品。然而人品在这样一场争论中是没有意义的,就算是李景治和张鸣有不为人知、不共戴天的私仇,而且即使假设张鸣人品恶劣,根本就是在利用炒作院系的事务,哪怕是采取述之于媒体、述之于网友的同情的方式来达到搞臭李景治的目的,这对事件本身的性质都没有影响。人品只能部分地决定张鸣发出那样一片博文的动机,而我们应该关心的是,张鸣的陈述是否属实?
关于这个问题实在是难以有直接的证据,我们又没有亲见当年职称评审会的场面,也没有亲聆李院长同某报记者关于博士论文答辩费的谈话,如何判断?因此有人述诸虚无主义,认为无从判断。我想法官当然应该不带预设地去调查问题,然而如果每个人都这样虚无主义的话,不免世界上大部分事情都没有青红皂白了。
那么如何判断?我认为,间接的判断是可行的。例如,我们可以揣测张鸣和李景治两人分别抛向大众的材料。在张鸣则主要为其一篇博文和后继的媒体访谈,在李景治则为四篇公开信。可以看出,张鸣的逻辑是清楚明晰的,而李景治则是混乱不堪的。而张鸣所提出的两个问题,李景治一个也没有稍有力度地予以反驳。博士论文答辩费的问题,是先有媒体报道,然后院方才发了钱。李景治所谓“发的晚了一点”实在是相当可笑。
另一个问题李景治倒是在第三篇公开信中专门反驳了,认为职称评审是完全符合学校程序的,然后详述了学校的评审程序。可是这又跟张鸣的质疑八杆子打不着了,张鸣是说这样的评审完全把学术放在政治后面了,李景治的“澄清”,简直就是在完美地支持张鸣的说法。
因此,从现有的这些间接证据来看,李景治完败。这个人从此在网络里名誉扫地是难免的了。至于在学术界,他的名誉当然不会受什么影响。本来就是一个官场嘛。
再次推荐每一位关心大学教育、关心中国政治的读者都关注一下张鸣事件。

(这是网易的专题页面。http://news.163.com/special/0001135D/zhangming.html

2007年3月20日星期二

我们能对censorship做些什么

Blogspot又不能上了。
实在是懒得再说言论自由是人类最基本的权利,跟吃饭喝水睡觉同等重要(要非得说人只吃饭就可以活,不需要说什么话,那么我就只能认为你是猪)。我们伟大英明一贯正确的XXX所不断建设的XX工程,给我们的网络生活打上了深刻的XX烙印。(此处省略200余字)在养猪催肥方针的指导下,我们幸福的人民被养得白白胖胖,养得唇红齿白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