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10月7日星期五

关于中医:本学期的一篇Term paper的构思


这学期选了Medical sociology(医学社会学),是我第三次上同名的课程了,前两次是中文上的,这次是英文,但更大的区别是内容。本科的医学社会学那个授课老师水平十分低下,他自己都搞不清他在讲什么。研究生的课程老师是哈佛博士,显然对这个领域熟悉多了,但是上课讲的东西倒不是太多。这一回美国老师讲的,基本上涵盖了前两次课程的内容(当然主要关注美国,而以前的课程会关注中国)。但是内容再多,大家关注的也就是自己的那一摊,我觉得不是很好。比如班上有人一直对菲律宾移民感兴趣,课程论文就打算做菲律宾护士的外流问题,但外流的也可以是电脑工程师之类的,我实在看不出护士跟其他专业的移民相比有什么特别之处,和我们的课程有什么关系。也许博士阶段本来应该是这样的吧,在所有课程上都做自己的题目。但是我计划中的博士论文题目好像实在没法联系到健康问题上,所以我还是设想了一个更贴近课程内容的话题:中医。
我的灵感是来自于一本书:Social Transformation of American Medicine Paul Starr著。这本书写于二十多年前,在美国医学社会学届占有崇高的地位,曾经获过普利策奖,也确实写的不错。它基本上是一部美国医学史,但是关注了影响医学发展的社会、政治、经济因素。该书的主要思想是,美国医学虽然如今非常的强势,医生的社会经济地位极高,但并非一直如此。在1850年左右之前,美国医学非常的孱弱,首先是没有什么有效的治疗方法,放血疗法被广泛应用,既危险又无效。反之当时各种替代医学大行其道,比如顺势疗法,汤姆逊医学之类的,这种医学一般是用一些草药,虽然没有证据会有用,反而比当时的正统医学要安全一些。另外当时也是任何人想做医生,只要挂牌就好了,没有什么监管。但后来医学越来越进步,有效的疗法不断出现,特别是巴斯德细菌学说一出,医学对抗各种传染病的胜利,大大地提高了其地位。逐渐地在美国行医需要接受正式的教育,要取得执照,不然的话医保不会覆盖,大众也不会认可。
于是我自然就想到中医了。很明显在中国,国家鼓励中医,中医享有同西医基本同等的制度地位,三甲医院都要设立中医科(不管有没有人看),医保覆盖中医,有公立的中医学院,有中医药管理局。这跟美国是完全不一样的,他们的各种替代疗法也很多,针灸、草药、按摩、脊医、甚至祈祷等等,但大部分医保是不会报销这些费用的。我的题目就是:为什么西医发展了,中医还享有官方地位?于是我在课上介绍了我的选题,好像大家还都比较感兴趣。包括老师在内。大家都不知道中国有中医院校系统和中医药管理局,以为中医是一种自生自灭的东西。老师比较见多识广,说我应该在论文里讲讲中医学院和管理局是怎么建立起来的。另外他说中国跟哥斯达黎加、印度喀拉拉邦这三个地方一直跟医学社会学中的一个热点话题有关:为什么这几个地方人均GDP和医疗投入很低,但是人民的健康水平却还不错,可以同更高收入的国家相比。他知道在过去赤脚医生(bare-footed doctor)制度发挥了作用,但他想知道中医在其中起没起作用。我心想应该是没用吧,我是不怎么相信中医有用的,赤脚医生也是有青霉素之类的西药可以用嘛。我想中国从解放前的32岁的平均寿命到文革结束时大约60多岁,主要原因应该是战乱解除了,饿死的人少了;传染病的传播控制住了,其中药物有作用,但卫生和营养的作用应该是更大的。如果中医那么有用,古代就不会老是有那么多大疫了。当然这都是假说,应该检验。
不管怎样,我自己也觉得这是一个不错的选题,完全可以做成博士论文。可以从政治的方面考虑,如民族主义是不是发挥了作用,毛泽东的影响有多大。可以从改革开放以前西医西药的稀缺性入手。改革开放以后,中医还保有正式的制度地位,那就应该跟商业化有关,无数的药厂、种植基地、药材市场、中医师和教师、政府等等,都因为中医药获利颇丰,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利益集团。研究遇到的问题是有用的文献不是很丰富,即使中医史的资料很丰富,但是从中医为什么享有正式地位这个视角去探讨的非常少。原因是大部分中国社科学者都相信中医确实有用,既然有用,那么成为医疗系统的正式组成部分就不奇怪了。但这个假说是大有可疑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