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7年3月7日星期三

妇女节与女人节、女性日

众所周知,3月8日是国际妇女节(International Women's Day,缩写IWD)。最近,政协委员张晓梅提案将其改为“女人节”。她说“在辞典中,妇女的定义是成年女子的通称,其中‘妇’即有已婚女子、妻子的含义。‘妇’字从象形的含义来看为‘女子执帚’,本意为操持家务,从现在看来,显得气息陈旧,对女性有一定的偏见。现在,在人们普遍的认识里,‘妇女’是年龄偏大、文化程度偏低的女人,年轻女人,特别是有知识的年轻女性多不会用‘妇女’代指自己。”(《新京报》)她的这个说法有一定的道理,从语义学的意义上说,当下“妇女”作为对女性的称呼,并不很令人舒服。“妇女”更多地是同革命战争年代,以及“社会主义建设时期"的女性形象联系在一起的,我们想起这个词汇时,会更多地想到琼崖娘子军、纺织女工等等,至少在当代中产阶级女性那里,这个词汇是不能够引起认同的。从这个意义上,我赞成更改译名。
但是,我不赞成用“女人节”的名称。作为《中国美容时尚报》社长的张女士自可以从美学的角度,提出这样的建议,以突出女性的美、“女人味”。按这样的名字,IWD将成为一个情人节、母亲节的混合体,展示女性的美丽与魅力,展示母亲的慈祥,及妻子的娴淑。这就同这个日子的原义相去甚远了。
国际劳动妇女节(请允许我暂且使用原译名)的起源显然是政治化的。其背景是工业化浪潮之下,女性受到的不公正的待遇和恶劣的劳动条件。1857年3月8日,纽约市成衣和纺织工人发起了一次抗议活动。此后每年的3月8日,都有这样的活动,特别是1908年,纽约市15,000名女性游行,要求缩短工时、提高工资及争取选举权。此后逐渐扩散向全球,并在此后的社会主义阵营中蓬勃发展。
如今由于收入、工作条件和政治权利的改善,美国的妇女节已经风光不再。事实上她们也不再需要这样一个特别的政治表达机会。然而在中国,现实情况远非像美国那么乐观。
新闻报道中关于女工所受的不公正待遇俯拾皆是,如“《女工连续加班54小时猝死》:去年年中阿英进了海珠区一家制衣厂做挡车工。进厂不到一个月,工厂为赶货,要求工人加班。从5月28日开始,阿英每天从早上9点工作到次日凌晨一两点,连续4天工作了54个小时。第四天晚上,阿英觉得实在太累了,决定请假休息,晚上9点她离开工厂回到住处。当晚11点,阿英被发现靠在床上不能动弹,送医院不久后死亡(http://www.nxnet.net/guonei/2007-03/07/content_1306106.htm)”。又如“《女工怀孕被以无理取闹开除》:上海某机械公司一女工在怀孕期间被单位无故开除(http://www.chinanews.com.cn/sh/news/2007/03-07/886034.shtml)”。因此,当代中国女性权利的维护任重道远,还远远没有到能够用美学、用商业来替代妇女节的政治意味的时候。作为商业女性的张女士,认为“女人节”可以促进商业发展,这一点不假,但是面对上亿还在机器前辛勤劳作的女工,面对正当权利时常被忽视的女性,是否略显铜臭了?
那么,“妇女节”这个名称带给现代中产阶级女性的不快如何消除?我以为,可以将其改为“国际女性日”,能够很好地显示这个日子的政治意味。(feminism即通译为“女性主义”)而且女性的说法更加中立客观,没有附带的封建思想特别是男尊女卑的思想。最后,“女性日”也比“女性节”要通顺,而且提请我们注意,这不是庆祝的时候,这一天其意义不限于放一天或半天假而已。其意义在于提醒女性时刻不忘争取、全社会时刻不忘保护,女性的权利。

没有评论: